比尔盖子 博客

再次更换浏览器 —— 我的浏览器史

很早以前,记得我是坚定的IE用户,而那时也正是Firefox在国内宣传火爆的时候。各种弹窗广告、捆绑安装,导致比尔盖子非常讨厌Firefox。之后又看到多篇建议更换到Firefox以获得安全性的文章,对此以“更换浏览器实际上不完全解决安全问题”表示鄙视。后来有次IE内核崩溃,无法浏览网页,修复的时候在某人的建议下顺便升级到了IE7。他对此的评价是:

慢,但稳定。

果然,在心理+新引擎的作用下,感觉IE6实在是太疲软了,简直和IE7不是一个数量级;IE7很少崩溃,而且就算崩溃还有“崩溃恢复”一道防线。之后,变成了更坚定的IE用户,而且成了Beta Tester,在IE8发布时,追着微软的测试版走,从第二个预览版(由于消息不灵通,没有赶上第一个预览版),直到RC版和正式版都无落下,即使遇到严重的bug也毫无抱怨。这前后对Firefox的抵触情绪降低,也偶然尝试过,对此的印象就是一个内核不同,而且与Windows整合不好的浏览器罢了,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。之后又尝试过Chrome,那是还是早期版本,是Chrome1?对此的印象是一个名叫“谷歌浏览器”的有着蹩脚名字的蹩脚的浏览器。

最后不知是什么时候,就开始全面转用Firefox了。好像最初是因为 Godaddy的SSH协议,使用MyEntunnel翻墙,而IE却不支持SOCKS5代理,所以才转用的Firefox,而Firefox又有一个插件,可以决定什么连接走代理,什么连接直接访问,这才发现Firefox的插件原来这么强大!发现AdBlock Plus后就变成了我的必装插件。之后,又使用了Linux,由于Linux上面就没什么浏览器,而且发现Linux上面,Firefox的渲染性能和内存占用大幅改观,尤其是内存占用,在Windows上早就把我内存几乎吃没的应用情景,在Linux上几乎不存在。之后,Firefox 4横空出世,采用了GPU渲染加速,就到处宣传Firefox了。虽然我的Geforce 4集成显卡根本享受不到硬件加速,在Linux上Firefox 4也不存在硬件加速支持,但还是感觉快了不少,而且全新的界面也让浏览网页更加清爽了。之后听到一些Chrome异军突起的消息,还有各种HTML5 + 性能评测的文章,Chrome几乎是优胜者,每次看到这些,我就瞪一眼,然后继续用我的Firefox。

之后一件悲剧的事情就出现了。Xorg 1.10粉墨登场,对于我Geforce 4渣显卡驱动全线挂掉,之后Nvidia虽然更新了显卡驱动以支持Xorg 1.10,可实际上这驱动让原来苟延残喘的3D加速基本宣告一命呜呼了。之后也只好收拾收拾东西,回到Windows阵营,并忍受着Firefox超高的内存占用,不停打开任务管理器望洋兴叹。于是,新电脑的计划终于被提上日程了,为了能长期使用也不受之前那般折磨,这是第一次攒机,经过深思熟虑,1.2万元的配置单就列好了 —— 但还是有些失策,显卡本来应该用个更高端的。系统是Fedora,浏览器嘛,自然就是Firefox了,于是从来就不考虑性能问题了。

好景不长,之后的事件(主板杀手——金士顿KVR1333D3N9/4G内存)可是彻底毁了我的电脑,而且正逢家里装修没时间去修,同时之前的电脑硬盘也宣告报废。而正是这四个月的时间,只得拿出比那台电脑还要夸张的Toshiba M18笔记本,第一代迅驰平台,奔腾M处理器,显卡是Intel的810系列。这台电脑只有256MB内存,在升级到1GB后终于可以一用了。但是在Windows下,无论如何都觉得卡,慢。换到纯Fedora下大有改观,但性能终究还是太差。最后,我选择了Gentoo,以超常编译时间换取最后一点点性能,这下系统性能终于好多了。可是这个性能运行Firefox,即使是编译过的,也是力不从心。一开始还好,随着数据的增长,逐渐的卡了起来。发现到最后阶段甚至不是“卡”,是要了命的假死——即浏览器和页面没有任何响应,也无法正常关闭,数秒后又恢复正常。最后发展到在几个标签页切换之后,都要卡15-30秒左右。

这种”无响应“导致浏览器基本处于一种”不可用“的状态,最后终于打算换到Chrome。费了老大力气去找Chrome的EBuild,一开始是想编译Chromium的,可是失败。最后终于发现了google-chrome这个软件包。换到Chrome之后,才发现Chrome才是神器。以至于在电脑修好后,也立即装上了Chrome,很少再用Firefox。

本来这故事到这里应该就结束了,可是最近Chrome极为不正常,严重影响了我的上网,工作,学习和生活。抽风情况如下:

  • ”休克“ —— 在打开Chrome,或使用Chorme作为外部程序打开一个来自QQ、终端、Libreoffice的URL时,Chorme页面却没有任何反应,也无法正常打开任何页面,呈”休克“状态。但是Chrome框架本身还是正常的,可以正常关闭Chorme。再次打开Chorme之后,弹出提示:无法打开个人资料,这意味着收藏夹等功能失效。但页面浏览恢复正常。使用进程管理器,发现有大量上次死掉的Chrome,chrome-sandbox等进程。杀掉并重启浏览器后恢复正常。
  • ”过敏“ —— 在使用Chorme浏览网页时,上帝会抛筛子,随机选择Chrome的过敏源。如果一个网页成为Chorme的过敏源,则在使用Chorme的过程中,一旦打开此网页,浏览器即刻出现同第一条一样的“休克”状态。使用第一条的杀进程大法,可以使Chorme恢复正常,但是一旦打开“过敏源”的页面,有很大几率再次“休克”,但其它网页却不会导致“休克”。另外,“过敏源”完全是被随机选择的,一个页面可能随时不再是“过敏源”或成为“过敏源”,这是不可预测的。但Gmail, QQ音乐等使用HTML5技术的网站,成为“过敏源”的几率似乎最高。尤其是Gmail。

以上病症没有任何救治方法。比尔盖子尝试过禁用所有插件,之后甚至把chrome的用户文件夹都删了,重新开始使用Chrome,但问题出现的频率降低,但该发作的时候,问题依然会出现。之后只好花费宝贵的20分钟(这样的编译时间,得益于Core i7 2600K CPU, 与Intel SSD),编译了一个Firefox应急用。

终于决定编译Chromium,编译过程用了40分钟。编译完后,使用Google账户登录以便恢复个人数据。在使用一天并证实病症全部消失后,便删掉了Chorme和chrome的个人文件夹。唯一的问题就是Flash,现在NPAPI的Flash已经停止更新,唯有Chome的基于PPAPI的Flash还在积极开发,但Chromium由于版权问题就不能自带啦。所以改天还需要再装上Chrome,把里面的PPAPI Flash剥离出来使用,不过不用着急,先用Gentoo的NPAPI Flash也行。

最后,用Chromium在LinuxToy上看到关于Nvidia 304.30显卡驱动的更新日志里面赫然写着:

 修复 RENDER Glyphs 导致的影响 Cario 性能(特别是 Google Chrome)的一个错误。

坑爹啊。前一阵我还特意用Overlay更新到了Nvidia驱动的304.22版本。难不成所有的Chorme问题都是这个导致的?!但是为什么Chromium却没事?难道Chromium不支持硬件加速,所以不受影响?算了吧,别思考这些问题了,还是安逸的继续用我的Chromium,并且不紧不慢的坐等Portage里面的Nvidia驱动更新吧。

后记

本文章第一次发表时。由于网络与浏览器问题,内容全部丢失,无任何备份。本文是比尔盖子二次写作的成果。因此,各位博友,即使不用博客撰文软件,也要用个Vim/Emacs,即使不用Vim/Emacs,也要用个记事本;即使不用记事本,也要在提交之前“全选”,“复制”!切记!

Categories: IT生活, Linux

Python比C快1000倍? » « 开始研究ACG

16 Comments

  1. 哈哈….我喜欢自由软件,所以对使用不开放的软件都有那么点纠结和不舒服。说到浏览器,IE除了网银,其他情况都没有用过。唯独opera是用得很舒心的,即使它不开放。在win下我都用opera,还安装在U盘上,即使是别人的电脑,都坚持用opera。实在不行就用firefox…不喜欢Chrome是因为居然不能更改安装路径…

  2. 习惯了使用FF。。。感觉IE打开的速度越来越慢

  3. chrome已经做的很好了,但还是缺少firefox某些优点。我就想,如果firefox有chrome的速度和账户同步功能的话,我还是用firefox。

  4. 第一次使用了chrome后,就再也没换过了。

  5. IE–》maxthon–》Sougou-》IE-》chrome–》opera+chrome+firefox

  6. 最开始IE->到后来firefox 中途用过chrome 不过最终还是再用firefox

  7. 前面的经历一样,不过用到最后还是firefox,个人感觉还是firefox最好用。 😀

  8. @凉拌茶叶  
    其实我现在真的想说IE是个渣渣…………

  9. 前坚定IE用户路过。

  10. 残念的孩子杯具的娃啊!

发表评论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To create code blocks or other preformatted text, indent by four spaces:

    This will be displayed in a monospaced font. The first four 
    spaces will be stripped off, but all other whitespace
    will be preserved.
    
    Markdown is turned off in code blocks:
     [This is not a link](http://example.com)

To create not a block, but an inline code span, use backticks:

Here is some inline `code`.

For more help see http://daringfireball.net/projects/markdown/syntax

Copyright © 2023 比尔盖子 博客

Theme by Anders NorenUp ↑